首页 > 资讯 > > 正文

杜牧这首著名的《清明》诗,居然被人魔改出了这么多版本

2023-04-04 14:52:15 来源:诗精现场 分享到:

清明节,最有名的一首诗,当然莫过于唐代诗人杜牧的千古名篇《清明》了,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”。可大家知道古代有一种诗词创作的有趣玩法,叫做剥皮诗吗?听得吓人,其实这是一种诗词的娱乐玩法,大家可以类比想象成现在的那种鬼畜视频,就是以一首有名的诗作为框架,或删减或改动或组合部分文字,赋予诗新的内容,这样一来和原诗相比,就产生幽默风趣的效果,而杜牧这首《清明》可算是古代制作剥皮诗的鬼畜绝佳素材了!

这首诗本是七言绝句,共28个字,先是有位诗人玩家将其改为了六言诗:


(资料图片)

“清明时节雨纷,

路上行人断魂。

借问酒家何处?

牧童遥指杏村。”

是不是觉得这首诗和原诗相比少了些愁绪,却多了一丝无厘头的豪气呢!

每句只少一个字,当然不够鬼畜。

于是就有人挑战,将该诗改成了五言诗:

“时节雨纷纷,

行人欲断魂。

问酒家何处?

牧童指杏村。”

每句少了两个字,鬼畜感开始强烈起来,虽然相比原诗诗意有所减损,但似乎主题表达更为直接利落了。

可这节奏还是太缓了,当然不算是鬼畜高手。

所以更绝的高手来了,将该诗改成了三言诗,虽然字数更多了,但是这鬼畜剪辑的节奏那可是快了起来,这首诗变成了:

“清明节,

雨纷纷,

路上人,

欲断魂,

问酒家,

何处有?

牧童指,

杏花村。”

大家觉得这就结束了吗?没有,这首三言诗的节奏是加快了,可节奏太平了,都是三个字三个字一句,不陡峭啊,离高水平的鬼畜还是有距离啊!

于是,清末巴蜀的五老七贤之一,一位叫赵熙的翰林学士站了出来,他把这首七绝改成了词赋,节奏一下就产生了变化,陡峭了起来:

“清明时节雨,

纷纷路上行,

人欲断魂。

借问酒家何处?

有牧童遥指,杏花村。”

这可以说是登峰造极的剥皮诗了,但还没完!群众的娱乐精神是跨越古今的,现代人的创作智慧也是无穷的,有位高手将这首诗改为了袖珍剧本,这个剧本是这样的:

时间:清明时节。

场景:雨纷纷。

群众演员:路上行人,

表情(欲断魂),

主人公台词:借问酒家何处有?

牧童,动作(遥指),

台词:杏花村。

同时这段剧本在表演时,幕后又幽婉地响起这样的BGM:“清明时节雨,纷纷路上行人,欲断魂。借问酒家何处?有牧童遥指,杏花村。”这样的剧本改编,用现在的话来说,可谓是沉浸感十足啊!

杜牧的这首《清明》被众多的诗词玩家,通过剥皮诗的玩法,常改常新,这的确本质上和如今鬼畜视频的玩法如出一辙,我在想如果杜牧泉下有知,是生气,还是很有娱乐精神的,自己也下场来玩一把呢?

标签: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3 港澳仪表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3022245号-31   联系邮箱:435 226 40 @qq.com